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之行 |
信息来源:质保科 关廷军 主编:办公室 2025-9-10 |
|
2014年11月21日,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公司团支部组织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参观之行,此行让我们感受到现在祖国繁荣昌盛的艰难不易。由此,我想到了前辈们恪守的“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大精神,应该更好地在我们这些青年身上传承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向前辈先烈们学习,传承激扬青春,发扬共青团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坐落于卢湾区淮海中路567弄,上海人都会习惯称之为“渔阳里”。1920年8月22日,经陈独秀倡导,俞秀松、施存统、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等八人在这里发起、创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这里开办“外国语学社”,为输送青年赴俄留学做准备。1921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这里成为团中央机关。中共许多早期领导人都曾在这儿工作过。这是建党前夕上海共产主义者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1920年3月,被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的翻译杨明斋租赁下来,作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场所。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组织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中央机关设此。此后,这座普通的上海石库门建筑,作为共青团的出生地、进步青年的青春、热情和信仰的红色地标,被永久地写在了中国青年运动史上。 参观活动前,我们所有的共青团员在一楼大厅合影留念,然后观看了视频资料;紧接着就是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二楼“中国青年英模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团中央机关旧址历史展厅”以及“团中央机关旧址”进行了参观学习。黑白的历史照片、朴素的实物、朴实的文字,记载了二十世纪早期中华民族一批胸怀理想、信仰坚定的热血青年救国救民的英勇壮举,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包括多媒体、模拟场景、三面翻墙、互动项目等等,又向参观者展示出当代优秀青年的动人事迹。姚明投篮的潇洒姿势,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时的自信面容,仿佛都在提醒每一个参观者:渔阳里,汇聚并张扬着中国先进青年振兴中华的崇高精神、光辉实践和伟大人格。 参观将要结束之时,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主题教育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要向前辈先烈学习,传承激扬青春,发扬共青团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