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进厂的时候就了解到静安制药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国营老厂,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这让我对这家企业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终于有机会可以详细了解它的发展历程,我心里十分高兴。
下午一点,我们准时走进了企业《展示馆》,胡主任已经在那里做好了准备工作。《展示馆》虽然面积不大,但布置得却十分紧凑,内容也十分丰富,根据我们厂发展的几个时期进行了分区,可以说是安排得井井有条。
静安药厂原先只是一家药材加工场,没有自己独立的产品,每年的产值也很低。这一时期的展品主要是一些中药材的加工工具,这说明这一时期的静安药厂以手工加工为主,技术水平比较低,根本算不上是一家现代化的制药企业。
紧接着胡主任带我们参观了第二个展区,在这一阶段我们厂和原先那个药材加工厂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有了自己的产品,而且还有两个产品列入了第一批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企业被誉为中药行业的“轻骑兵”。在上海甲肝大爆发的时候,垂盆草颗粒也为抗击甲肝,保障上海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胡主任着重介绍的是第三个展区,这个展区介绍的是我们厂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要建造南北高架,为了支持这一利国利民的市政建设,“静药人”舍小家,为大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迁厂。在新厂建设期间,“静药人”也没有一味地依靠政府,而是自力更生,另寻场地,建设简易厂房,不仅没有影响生产,而且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税收任务。由于我们厂为市政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企业受到了市领导的表彰,还被授予了金钥匙。在新厂建成的时候,市领导和各位专家还在落成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或题词,这都是社会各界对静安药厂在市政动迁时期所做出贡献的肯定。 “静药人”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静安药厂又完成了改制,变成了一家股份制公司。此时的静安药厂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家现代化的制药企业,年产值也由最初的几十万增长到了五千万。在厂史馆的墙上挂满了各级政府授予的奖状,柜子里也摆满了奖杯,这都是“静药人”在这几十年里埋头苦干所取得的沉甸甸的荣誉啊!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要以前辈为榜样,在这面墙上为静安厂增添新的荣誉。
很快半个小时过去了,参观也进入了尾声,看着这个浓缩了半个多世纪厂史的《展示馆》,我感慨万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代代“静药人”的不懈奋斗才有了公司今天的规模。我们年轻一代“静药人”不能只躺在前辈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况且现在我们还面临着不小的困难,这就更不允许我们松懈了。我们要以前辈为榜样,不畏艰险,为静安厂走出困境而努力工作,为企业重新走上振兴之路奉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