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7日,科室组织我们参观了“静安制药”厂史馆。馆内的一些珍贵资料和老照片深深触动了我。
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地处繁华市中心规模小、厂房设施简陋的中药饮片厂——与当下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拥有规模整洁、合理布局的车间、实验室以及完备的厂房硬件设施的现代化中药生产企业有着天壤之别。这其中的差距恐怕是上世纪“静药人”无法想象的吧!这场脱胎换骨的转变源自于上海第一条高架道路的市政动迁。当时,我们企业面临了一场“是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当时,企业拿到了仅有的三百多万元的动迁补偿款,面对着新厂房毫无着落的境况,遣散员工似乎是一个简单而又可以理解的选择。然而,当时企业的领导班子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积极寻找新地块盖建新厂房。同时,为了稳住市场份额,又临时租借厂房继续生产,使得我们的产品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待新厂房落成后顺利平稳地实现了过度。从此,“静安制药”的硬件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也为后来能多次通过国家GMP认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时、地利”都有了,怎么能缺了“人和”?!当时企业的领导班子也是由一群具备高学历、高专业素质的老大学生组成的,他们不仅有远见也能实干。从一张张老照片里可以看到他们和工人师傅们一起解决生产难题的神态,手势丝毫不输于老练的一线工人。在他们的培养下,一批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们迅速成长了起来——不仅在业务上日趋精湛,他们更多的是在“静药”找到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更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从一张张的画,一幅幅的字和一次次的职工活动留存的相片透露出,新成长起来的那批大学生们已经积极融入了静药厂,把它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了。因此,当时整个厂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奋进的。果然,在随后到来的GMP认证中收获了成效。我们厂作为一个传统的中药企业,顺利通过了国家级严格认证的考验,从此企业再次扬帆起航,走上了一条新的平稳前进的发展之路。
机遇与绝境共生。如果不是当初那一次的市政动迁,我们厂不会那么仓促地经历一场阵痛后,破釜沉舟般地开辟出另一番新气象;如果不是当时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的浸染,“静药人”恐怕也不会焕发出那么光彩夺目的精神面貌!
总之,历史给过我们一次机会,而我们适时抓住了机会,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收获了成就;那么,现在我们有经过战斗洗礼的“新静药人”的上下共同努力,我们也一定能继续走好今后的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