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制药
 
 
公司新闻
公司简报
图片新闻
 
公司简报
加强质量监管 完善质量体系——2016年公司质量工作展望
信息来源:质监部 袁毅敏  主编:办公室  2025-9-9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一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2015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16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2015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新版GMP证书,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有更多的路需要走。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使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员工GMP和法律法规培训、加强质量现场检查等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齐二药假药”事件、“欣弗”事件、“毒胶囊” 事件等后,国家加大了对药品生产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中药饮片等的监管和抽样检验力度,2014年通过“飞行检查”等全国有50—60家药品生产企业被药监部门收回了《药品GMP证书》,而2015年又有1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被收回了《药品GMP证书》,其中一半以上是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因此,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监管严格、形势严峻。

     2016年我们应加强公司质量管理力度,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强化各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制订相关的制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工作。公司建立的各种质量管理制度既要符合《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又要“接地气”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具可操作性。公司除制订和执行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把产品质量建立在从源头的各类物料供应商审计,执行各类管理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强化现场检查过程监控、完成各类检验等基础上。

     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要练好内功,加强各岗位员工的《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GMP知识等的培训。首先,要做好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岗前包括基本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GMP规范以及具体岗位的应知应会和产品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工作;其次,要加强在岗员工的继续培训和提高工作,增强员工与时俱进岗位再学习的意识,及时解决和改进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

     加强现场检查力度,做到常抓不懈。药品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必须在每个环节上都把好质量关,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才能最终保证产品质量,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产品不合格;必须严格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合格的物料不得投入生产、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要进一步加强各车间、各科室、各部门的GMP现场检查,以保持持续的GMP检查状态。通过全员参与和有效的预防检查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差错和污染,从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通过全员全过程的GMP管理,使“人人GMP”、“天天GMP”深入人心,成为常态,经得起药监部门的各类检查。

     为提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率,保证公司产品质量,2016年我们将做好GMP认证后质量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工作,除了做好常态化的GMP管理外,还要逐步调整现场QA工作范围,将现场QA工作范围重点放在现场过程监控中,以保证生产过程有序可控;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药品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为提高质保科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作责任性、提高整体工作技能,将出台质保科人员相关管理制度、质保科人员岗位薪资方案;梳理检验科的工作分工、工作范围,确定责任人名单;要继续做好人员“一专多能”的工作,完善各岗位A、B、C角的工作安排。推进检验科岗位薪资方案工作的执行。优化和确立标准检验工时和检验周期,依据标准检验工时完善收入考核与标准检验工时的挂钩,充分调动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016年虽然面临着严峻的药品监管形势,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发扬奉献精神,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再创新的辉煌。
          

 
 
 
公司地址:上海高科西路3065号 邮编:201204 电话:021-58919148 传真:021-58919149
销售部: 电话:021-62556702 传真:021-6215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