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司虽然已经工作了二十几年,但在2013年被调至营销部时,还是很忐忑的。能有幸成为营销部的一员,这是一个难得机会,面对这一新环境、新岗位,我倍感工作的压力和责任重大。
刚开始,我主管的是虹口区和长宁区的终端维护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先熟悉了区域医院,慢慢了解如何和医生沟通的方法,根据区域的特点,制定自己营销方案。但由于经验不足,几个月的进展并不大。但在领导的鼓励支持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及时调整临床终端客户结构,筛选市场资源,勤跑医院,加强与医生沟通,培育终端潜力客户,摸索产品介绍的方法,终于使产品在医院的销量逐步上升,特别是主导产品参贝的量有了明显增加,医生的月处方量从几瓶增加到了几十瓶、几百瓶,医药公司的月进货从几十箱增加到了高峰时的几百箱。
作为一个终端销售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还是要对公司产品有深入的了解,不断地咨询医生对产品的配伍使用情况,这样在和客户介绍的时候才能有充分自信去说服他接受你,接受你的产品。我在江湾地段医院,遇到了一个全科医生,本来是呼吸科专科医生,有过敏性咳嗽,吃了好多药都没有明显好转。她先前对我们的参贝一无所知,向她推荐参贝用药组合,并特地开了一瓶送给她。过了一个星期,她兴奋的告诉我,服用了两天参贝,咳嗽明显好转。经过她的实际临床的宣传,处方用量上升很快,而她的病源也一直很稳定。
2015年下半年,根据市场需求,公司制定了新的销售操作模式,我从纯终端推广调整为区域包干,这是真正的第一次操作实施。有了终端的基础锻炼,在接手医药公司后,我虚心向前辈讨教,熟悉掌握商务操作流程,加强与采购和相关人员的沟通,及时做好数据统计工作,加强重点品种布局,着重做好货款的回笼工作。刚接手的一家医药公司由于贷款问题,货款拖延时间有半年。我把发货明细进行了统计梳理,查询了对方大致付款时间后,月初及时去医药公司填制付款单,月中去做个付款申请,月底紧盯对方付款。经过三个月个月后,使货款回笼时间缩短,进入了良性循环。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如果没有前辈奠定的良好的基础、同事们对我的帮助以及彭总对我工作的鼎力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熟与进步。
面对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严峻的销售环境,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去克服。我将对工作保持长久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将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坚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慢慢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