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制药
 
 
公司新闻
公司简报
图片新闻
 
公司简报
团结互助增效益 共克难关见成效
信息来源:邵 倩   主编:办公室  2025-7-20

     一月份开始,为更好地实施企业“降本增效”的生产原则,在制造部的统一部署下,生产计划又做了新的调整,液剂车间开始进入了两班生产的工作程序。为保证各车间生产同步推进,机器人员满负荷运转,我们  固剂车间按照制造部经理于 涛的要求,将有一班人员被调去协助液剂工作。
    
     如何做到既要支援、保证兄弟车间的正常生产,又要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不影响固剂车间自身的正常运转,这个棘手的问题非常现实地摆在了固剂车间徐炼钢主任面前。接到工作计划后,徐炼钢在第一时间开始着手人员的调配工作,按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要求,结合这些人员平时的操作水准,尽可能做到人员搭配合理、公正、有序。在选派过程中,他首先考虑的是要能够适应兄弟车间岗位的人,要尽量满足液剂车间陈暖国主任的要求。徐炼钢主任认真听取班组长的意愿后,就着手逐一筛选,尽量选派比较熟练的人员,尽可能做到组员每月一次轮换,最终敲定了“以王彩萍为组长,高 云、苏红兰、金 琦、蔡惠凤、朱美娣、缪春红”等11人组成的队伍,前往支援液剂车间的工作。这11人很快投入液剂车间的工作,很快适应了液剂车间紧张的工作环境,每天与他们液剂的组员一样做到“一人一岗”,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

     2月10日和11日,按照计划安排,液剂车间又要增开膏剂生产流水线,人员不足的状况顿时显得更为紧迫。徐炼钢主任在接到制造部需要抽掉部分人员支援液剂的生产通知后,马上积极应对,再次着手调剂、安排人员;考虑到制粒组原本6人的工作量,现在已经压缩到了5人,实在不能再动了,而内包两个批号的排石颗粒快要过15天的检验周期,即将进入包装阶段,人员同样也不能动,这样就只能初步计划把外包人员手上的工作先暂时放一放,把人手腾出来现去支援液剂,以解液剂车间燃眉之急;经过仔细地推算,内包到11日为止即将完成的批号,并确定将堆积几个批号的产量,再推算外包人员回来后需要在1~2天内的完成的生产量,最终确定调配外包人员。通过此次合理化地计划和精心地安排,最终既保证了固剂车间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解决了液剂车间人手紧张的困难。最后,在制造部的统一协调下,两个车间齐心协力地双双完成了生产任务。

     固剂的人员在液剂车间工作时,遇到人手不足,需要加班的时候,都能够主动积极参与。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只是暂时受领导指派临时帮忙而已,并不隶属液剂成员而推三阻四,回避拒绝加班。相反地,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主动放弃休息日,安排好家务来到厂里加班,尤其是一些上了年龄的老师傅,克服了自身身体条件不足,在连续工作已经比较疲惫的状况下,还是能够坚持到底,按时完成任务,确实很让人敬佩。
  
    如今,几乎所有去液剂支援生产的成员都有连续连班工作2~3天的经历,他们这种“先企业之忧而忧”的无私精神,不仅为液剂车间顺利完成生产任务添砖加瓦,也为我固剂车间赢得了荣誉,这是各车间团结合作、和谐共进的显现,也是制造部合理分布、统一调配劳动力资源的力作。
   
    2月14日,我车间的电子监管码将要开始试车运行,这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上下都很重视。采购的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作?操控人员是否能够按照要求操作?仓储与车间是否能够协调运行等一大堆问题摆在面前,说实话心里还真是没底。这时,车间考虑到由于排石颗粒的小盒进行了改版,对拍包和三维包装机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要在14日试车成功,2月11日这天,徐炼钢主任亲上战场,与闻鸿志、钱杏生两位师傅及机修的同志一起在现场先行调试三维包装机,对新的排石颗粒模具装了拆,拆了磨、磨了再装,反复研究、反复调试,反复观察,直到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然后一起动手解决。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排石颗粒小盒顺利包膜。
    
    “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固剂车间有这样一个工作勤勉、办事公正的领导作榜样,车间的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车间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制粒、内包还是外包成员,都在生产任务多时,放弃休息,不辞辛劳地加班工作;青年员工闻 琰为了使我公司能够顺利实施药监码工作,在试运行期间,他向前来辅导操作的人员虚心求教、认真学习,经常一直要忙到很晚,有时连晚饭都顾不上。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不但车间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而且车间的与车间的协作更好地得到了提升,几个车间相互配合、同步生产,使“降本增效”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我们热切地盼望自己的企业能够早日腾飞……

 
 
 
公司地址:上海高科西路3065号 邮编:201204 电话:021-58919148 传真:021-58919149
销售部: 电话:021-62556702 传真:021-6215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