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古龙的名著《绝代双骄》的故事,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身边的“双骄”——陈子军与陈晓东两位陈姓兄弟的事迹。
自机修车间领导班子调整,陈子军当上车间主任以来,这两年车间的各项工作早已纳入正常轨道,团队正朝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作为一个从一线工人提拔上来的中层干部,陈子军始终不忘将自己的老牛本色,始终不忘把工作中的好经验传承给每一个员工。他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尽心尽力,将整个车间各方面的人员与技术力量集聚起来,想方设法为各个车间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他深知没有集体凝聚的智慧就没有机修车间未来发展的空间;他常常沉思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将机修车间这支队伍带的更好?
古人云:“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面对机修车间人才青黄不接,他首先考虑的是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一定要想办法在企业内部培养可造之材,才能使车间工作常年保持正常运转,这样才能给车间带来一股新血液,才能为机修车间未来的发展空间加固基础!
说到可造之材,我们车间的陈晓东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经过十年的磨练,这颗新星已逐步成长为一轮明月。这些年在工作中,学习中,他始终在进步;虽然已拥有技师职称,但他还在为早日拿下高级技师而努力学习。他身上的求知欲是值得每个技术工人学习的,他常常说:“新知识、新技术每日在更新,只有不断的学习与完善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这种“月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工作中,陈晓东利用自己的电气专长,努力配合陈子军主任一起搞好技术维修。8月的某一天,液体车间流水线忽然故障,导致整个车间生产运行受阻。陈晓东那天正好休息,而当班的电工师傅是新来的,面对这不明故障,尚不能独自判断与修复。此刻真是一个“急”字当头!陈子军一个电话打给陈晓东,他二话不说,立刻从浦西的家里急急赶到厂里。怎样判断是电气上的故障引起的还是机械上故障引起的毛病,的确不是一般人马上可以判断的。两位陈姓兄弟一块儿翻阅图纸,各自点明重点,最后准确无误的找出病因并修复,避免了乱中出错。这种配合的优势立马体现在工作上的漂亮配合和圆满完成。我们真切地希望车间或部门的其他搭档,能够也像他们那样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还有一次,液体车间流水线上的一个PLC器件坏了,它是整个流水线上的核心控制器件。由于厂家加密保护,我们自己是无法进行修理的。在厂家专业的PLC解密人员进行维修时,陈晓东紧跟他们,用“偷学”并请教等手法学习,反复研究他们的技术,以至于在以后的生产使用中遇到同样问题时,自己就可以迅速解决,即为企业生产节省时间,又节省请专家的费用。
作为青年技术骨干,陈晓东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处处为新员工们着想,这着实很不容易,他身先士卒的赶紧也同样为年轻同志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作为电工组的“老人”,他时时不忘带好新员工;他工作中经常与车间主任齐心协力,技术上与经验丰富的机修老师傅共同探讨、共克难关……。并与陈子军一同将“和谐、务实、创新、奋进”带入工作中,深入每个员工心中;他能够坚持从自己带头做起,脏活、累活从不退缩,引领大家一同朝一个方向与目标前进这些闪光的亮点在青年技术人员中实属罕见,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同事们对他的尊敬。
这次陈晓东所以能够晋升机修车间副主任,确实离不开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勤奋、努力,当然这也是领导对他平时工作的肯定与赏识。俗语说的好:“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链锤,任何想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历经人生风雨的历练;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这些道理鲜明地给企业每个青年人骨干以深刻的启发,那就是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在学习中奋起努力的人,必能成就一番成绩,机遇永远会青睐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