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以来,为更好地把制造部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一次由常务副总经理马果玉主持召开的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制造部经理兼总经理助理于 涛,就公司上半年度生产制造情况在会上做了专题分析;同时围绕降本增效成果和今后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专门做了全面的总结;各车间负责人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在会上做了交流探讨。
王二山总经理在充分肯定制造部工作的同时,要求全体中层干部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在重点和难点工作上多摸索、多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经理助理于 涛首先对上半年度制造部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回顾。于 涛认为,上半年度生产制造工作总体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而且产品质量较为稳定,最大的亮点就是生产计划安排日趋合理、高效,确保了产品均能满足销售供应,做到了不脱销、不断档,解决了以往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上半年度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年初,通过4个车间负责人的调整,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固剂车间、液剂车间,在徐炼钢、陈暖国、沈 洁几位同志上任后,管理工作有所改善,生产效率提高显著;片剂车间杨连贵主任,不光处理好片剂车间相关事宜,还能很好的配合固剂车间开展工作,杨连贵同志还多次被派到其他单位进行技术指导,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提取车间在周鹏飞和莫正荣两位同志带领下,工作很有气色,浸膏得率均有所提高,莫正荣同志还能经常帮助液剂车间处理一些突发的设备故障,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制造部上半年工作主要就是抓住了重点,突出体现在提高效率方面。提取车间,在设备科完成箱式蒸馏器的安装工作后,金银花露能够独立生产,提取车间产能得到极大的释放,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生产计划安排的空间大大提高,浸膏库存也能很好地得到控制,为后续生产打开了空间。在此前提下,计划科根据提取车间设备工时等情况,和车间一起合理安排班次,使益母草浸膏等产品周产量提高55%左右。
另外,液剂车间和固剂车间两个部门都能够做到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完成生产任务,大大地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确实很不容易。他们两个车间原有4班人员,每天分两班进行连班生产,做一休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老职工陆续退休,以及一些劳务工辞职或解聘,车间人员减少到3班,并一直维持在这个数字。通过合理安排班次,在两个车间之间灵活调动人员,以三班的人员数完成了以前需要4班人员的产量,保证了销售供应。特别是固剂车间,大部分时间以一班人员维持着固剂日常生产,有时候还有外加工等额外的生产任务,特别是在徐炼钢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人以后,班产量有所提高。
在班组建设方面,制造部结合月度奖,完善了工人绩效考核制度。各车间结合本部门的特点,使部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并且通过月度奖这一经济杠杆,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液剂车间在陈暖国主任到岗后,狠抓基础管理,规范车间各项制度,有奖有罚,改变了车间的风气,提高了整个车间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车间内部营造团队协作氛围,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使员工之间增加了沟通,增加了理解。通过定期开展班组学习,把公司的各项工作要求,及时向职工进行了传达和正面的引导,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加强了对职工的沟通和关心,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面对各种生产情况的变动,大家也能不计较个人得失,齐心协力,积极配合,使得各项政策和制度可以顺利进行,共同为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保证了车间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车间工作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反映在一是原有设备方化,固剂的一步制粒,包装机,液剂的流水线,提取的三效等等,都存在一定问题,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是原有的一些设备规模设计不合理,与现有生产规模不适应,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比如液剂车间储罐太小,限制了班产量的提高;三是目前的设备与现有中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现在中药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现代中药,主要偏向于中药有效部位提取,有效成分提取,这就需要分离纯化设备,目前公司开发的新药也需要这类设备。另一方面,向传统中药发展,随着医院制剂的逐步放开,医院的加工需求逐渐增多,医院制剂主要为复方,生药量大,制剂方法主要是喷雾干燥,干法制粒,以公司目前的设备是没能力生产的。
当然,这些问题也不可能一下子都能够解决的,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方向对头,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在以后适当的时候,一旦条件成熟,我们就可以打有准备之仗。
关于车间操作人员方面的问题,目前也同样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是人员技能较低,学历水平普遍不高。车间大专以上学历几乎没有,而医药行业对于员工的学历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不管是现有产品的技术支持,还是新药生产开发,都需要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并且随着新版GMP的实施,为了公司以后的发展,必须配备高素质的人才;二是分配方式不合理,岗位之间差距没有拉开,技术性岗位留不住人,招不到人,包装岗位没人走,这种情况还反映在车间之间的差别,固剂车间都愿意去液剂,液剂车间却没人愿意去固剂;技术岗位难以留住人,关键是收入低,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明显,比如罗氏制药招人,固剂制粒班组培养的技术人员马上就走。要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要合理分配方式。最后就是车间组织结构不太合理。建议增设技术员、助理等岗位,形成梯度,便于选拔人才,留住人才。
固剂车间副主任徐练钢在发言中回顾了上半年工作后说里,车间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 紧紧围绕生产为中心,克服人员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不断强化车间基础管理工作,狠抓降本增效,质量安全,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车间的综合管理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降本增效成效明显,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我们突出了质量意识,车间上半年总体生产比较稳定中,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了使车间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保证车间药品的质量,车间对所有职工重申了生产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车间全体员工,特别是班组长要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面标准操作规程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使车间的质量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二是坚持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车间对所有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对车间新进临时工加强安全工作的培训。通过公司宣传安全的图画,使车间全体职工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意识,为今后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临时工岗位的培训。由于要配合液剂车间开两班的生产需求,全公司生产一线的职工又有较多人员退休或离职,所以我们车间抽调了八名职工去液剂车间,这样我们即使开一班也缺少人,于是招了三名临时工分配全车间工作。对于新进职工车间采取了由班组长牵头,具体负责的方式,对新员工的工作业务技能、安全生产知识等进行实际岗位操作培训。 在试用期内,新员工对待工作积极负责,认真学习上岗操作技能,通过两个月的岗位实际操作,已经能胜任车间安排的岗位工作,得到了同事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关于完成外加工任务,徐练钢认为上半年车间承接了许多外加工工作,如蝉芩颗粒,白龙解郁颗粒,糖佳宁速溶茶颗粒等的制粒,内包装,和外包装。这些产品是我们从来没有生产过,没有工艺,没有流程,对剂型,配伍很生疏,但我还是克服困难,在老主任的协助下,全体员工为了保证外加工的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最后,顺利地完成制造部下达的外加工的生产任务。
关于车间生产设备全面维护保养工作。固剂车间上半年对车间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维护保养,对于缺少或损坏的配件和工具一一配齐以保证生产或维修能正常进行,对工具的发放管理专门制定了登记表格,落实到专人领用,专人保管,外包装的三维包装机派专人维护保养,并自己参与,有问题及时与机修部门沟通,从而保证了三维包装机能正常工作。
通过定期开展班组学习,针对公司的各项政策,及时向职工进行了传达和正面的引导,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加强了对职工的沟通和关心;面对各种生产情况,大家也能不计较个人得失,齐心协力,积极配合,使得各项政策和制度可以顺利进行,共同为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保证了车间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尽管上半年我们在公司经营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做了些工作,但距离公司对我的要求还远远不够,我在下半年里必须保持在上半年已经取得的成绩下,在各方面工作继续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也要对质量工作多研究、多总结,改进在生产方面的不足,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此发生!
液剂车间主任陈暖国在发言中说,上半年液剂车间主要围绕质量和安全为中心开展工作的。我们在具体管理中首先是加强关张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比如,春节前对车间巡检时发现有员工把私人物品放进专洗洁净区工作服的洗衣机中洗涤,这将会对十万级工作服发生交叉污染,从而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细菌超标,造成质量事故。为了严肃劳动纪律,提高车间员工的质量意识,对其严重违规行为在车间通报,并扣除当季度奖金。为了杜绝同类事件发生,更换了洗衣房的门锁,并进行专人专管。另外,为了保证车间生产安全,对储配间也实行专人专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确保车间生产的正常运转。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和提高车间员工对质量安全和GMP意识的认识,车间对以下几点进行了规范和合理的调整。
针对员工对原分配方法反应较大,我们经过研究做了调整。现每月将工资结算好后在车间公示两天,如有疑问或差错及时提出,及时解答,及时更正,做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为了奖勤罚懒,并改变原来班组长有责无权的现象,要求组长对员工当月表现好坏及时记录,作为奖励依据。到月底结算工资时车间给组长一些奖励,由他们对组员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分配,提高了组长的威信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车间召开班组会议并招贴告示,如有发现员工私拿产品现象将受到处罚。拿车间产品做人情给外车间人员同样要受到处罚。刚实行时有位员工协助外车间员工私拿产品,车间追回了私拿的产品,并对协助者给予了处罚。现已基本杜绝了私拿现象。
质量工作我们首先从批号打印抓起,要求一定要做到首张复核,在没有班组长和质监员的确认下不允许操作工随意打印,如有发现没被确认就进行打印者,无论打印结果是否正确都将受到处罚,这就提醒了操作工要认识到批号的重要性,更好的督促班组长重视批号管理。小盒打印岗位原来只负责批号打印,对打印的批号是否清晰完整,是否漏批号不负责,由包装工在生产前1小时检查。现由批号打印者自己来完成这项检查工作,并对打印结果负责,而包装工利用生产前的空余时间折叠“低糖型参贝北瓜膏”的说明书,这一工作的调整为将来增产加量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其次,从点滴小时抓起,严格按照规定规范进出十万级,为了保证药品质量,进入十万级必须更衣换鞋,生产开始必须戴好手套口罩进行操作。开始时员工都提出戴口罩闷,戴手套不习惯,但我们还是按GMP要求坚决执行,发现违规者处罚,现在十万级员工都已经从不习惯到习惯了;第三,车间员工进入不允许戴金银首饰,首先从组长入手,带头摘除,再由组长去监督组员遵守该制度,从而避免了交叉污染确保了药品的质量。
对于包材的管理,我们严格规范进出帐目实货制度。针对瓶子和瓶盖的退库数一直无法做到批批清,产生账目不清,对脱包工作做了调整,原来提前一天脱包,现在早晨组长和脱包员工清点数量后现脱现用,并且脱出的瓶子、瓶盖按GMP要求必须放在垫仓板上,这一调整使得脱包员工很不理解,说车间多年的习惯为什么要改变,太多事,干活也不顺手,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这一正确的调整。通过二个月的运转,使大家看到了几点好处:第一过去无法做到班班清,现在每班结束剩余多少,少多少一目了然。第二过去批记录包材损耗数基本是常数,现在是实数,更好的体现了批记录的真实性。第三过去包材不够车间就用打损耗的办法来解决差额,现在班班清后,如果碰到来货不足及时与仓库说明情况,缺损部分由供应商承担,这一措施改变了过去为供应商缺损的包材埋单的现象。举个例子,原来祛痰灵瓶子每班损耗数是六七百只,现在每班正常情况下损耗数基本在二百只左右,一年下来节约的数量比较可观,达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
最后我们在奖惩制度上做足文章。为了使液剂车间质量奖励办法更加完善,改变了原先只奖不罚的办法,规定了十万级流出不合格品的数量,超过规定数量就由十万级个人承担。对发现空瓶,无瓶贴,无批号者奖励,奖励金额也由责任人承担,如果十万级能控制好流出的不合格品数量,会给予奖励。奖罚分明,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们对本岗位工作也多了一份责任心,更好的确保了药品的质量。
上半年度车间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每件事都会有反复,我们会将其巩固,并进行长效管理。
下半年度当务之急要对新近员工继续进行技术培训,壮大车间技术力量,对年轻员工进行轮岗,培养复合型人才,找到各自的“闪光点”。在这次大修期间要进行两条流水线调整,改变过去闲和挤不均的现象。配合厂部做好绩效工资考核新方案的实施,再者就是要完成液剂车间的换证工作。
提取车间主任周鹏飞在发言中说,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提取车间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二是质量管理再上一个层次;三是提高车间人员战斗能力。
首先是努力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我们关键是组织协调好各个品种每天三次的投料生产。首先,与计划科密切配合,将提取车间的设备与工时充分利用,将产能放到最大。其次,通过计划科,协调各个配套部门做好车间生产的辅助工作。
通过以上准备和各个部门配合,除排石颗粒浸膏外,提取车间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做好金银花露独立生产的相关工作,配合好副总工程师尹雄伟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同时就金银花露独立生产的设备、人员、工艺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做好相关的工作,加强了与液剂车间的相关衔接工作。
目前,该金银花露独立生产设备(箱式蒸馏器)使用情况良好,所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并且生产效率提高40%。由于金银花露的独立生产,提取车间提取能力得到释放,得以有足够的时间承接外加工业务。关于外加工生产,提取车间上半年累计承接外加工业务十五批次,共计加工费用约十万余元。
其次,在质量管理上再上一个层次。为更好地按照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操作。我们首先理顺好与现有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到不脱节、不滞后。在与QA和QC的密切合作下,质量反馈渠道畅通,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其次进一步落实车间内部质量管理的职责,落实组长车间质量员的职责,强化组长质量管理意识,使车间质量管理有条不紊。
其三,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车间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提取车间2010年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主要从以下三小点入手:一是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通过组织学习,从操作细节体现操作人员责任心。通过大家学习好的做法,提高质量责任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二是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技能,通过轮岗试练,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从一岗操作向多岗操作转变,继续培养复合型岗位人才;三是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在车间内部营造团体概念,和谐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要求员工之间增加沟通,增加理解。只有团队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个人利益才会有所保障。
随着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操作技能提高,必然会对生产带来很大的改进。我们通过在设备上的一些小革小新,用创新的思维来提高工作质量。例如:我们通过改进投料间的排风的通透性,优化了投料间的工作环境;我们通过改进拼膏桶架,增加蒸汽直冲冲桶,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设备上的一些小革小新,同时也促进我们操作人员自身工作积极性,劳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以上的工作,提取车间团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提取车间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仍能较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就是得益于我们在先前做的准备工作。
会上,大家积极发言,认真交流计划科长伍琴宝、储运科长俞安波,以及其他在座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时开展了热烈讨论,这对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互通信息,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